NEWS CENTER

新闻资讯

宏博记忆 | 投标部的宏博记忆:那些人、那些事、那些年……
发布时间:2025-04-16 浏览:4

懂宏博的人都知道,投标部之于营销中心乃至整个宏博公司,一直都是“顶梁柱”或“压舱石”般的存在。

这个2014年才成立的营销兼后勤部门,不仅经手或操盘了宏博几乎所有的对外业务,

更是宏博十年快速发展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,或许还能昭示宏博的未来……

忘不了:当年加班做标书,36小时几乎没合眼

全景.jpg

贾晓迪(左二)、张利芳(左三)、李延乐(右二)、胡智鹏(右一)正在接受采访

投标部成立的时候,宏博还在丰产路办公。

在此之前,由于公司人不多,需要投标的项目也少,很多时候都是身兼数职。可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,

很多企业尤其是国央企采购都开始采用招标方式,宏博投标部随之应运而生。

制作标书的工作并不轻松。

各种材料、各种数据、各种图表,还有各种签字和盖章等,工作异常琐碎不说,容错率几乎为零,时间还十分紧迫,

因此加班加点不可避免。

在胡智鹏记忆里,因为标书很厚、印量很大,为确保质量、提高效率,很多时候要到外面的文印店里打印,

“很多次,我们骑着电动车飞速赶路,连夜敲开文印店的门!”

李延乐说,她印象里最长的一次加班,是连续工作了两天一夜,“饿了就吃点外卖,困了就在行军床上躺会儿,

连轴36小时几乎没合眼”。

而据张利芳和贾晓迪回忆,最忙的时候,曾经有将近两个月时间,她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,周末也不休息,

结果这些二十多岁的小姑娘,“眼角熬出了皱纹,人人都是黑眼窝”。

可即便如此,失误仍无法避免。

尤其是诸如忘记签字或盖章之类的低级错误,导致本来可以轻松拿下的几十万上百万的业务,就这样在眼皮子底下白白跑掉,

“最严重的一次,整个标段所有标包流标,估值损失了上千万”。

幸好,宏博的当家人比较宽容,“先要写情况说明,得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,然后开会的时候认真检讨,

今后这些失误如何避免。”李延乐说。

看得见:宏博一直在进步,投标部也一直在成长

投标部合影.jpg

投标部部分员工团建合影

时代在变,宏博也在变。

原来的纸质标书,后来换成了电子标书;原来的现场投标,后来改成了网上投标;原来资料审核不规范,

后来资质把控越来越规范,稍不留心就可能前功尽弃。

幸好,宏博在允许野蛮生长时完成前期积累,又在行业要求规范前实现华丽蜕变,实力日强、声名日隆,

后来不仅做到了行业头部,甚至还有问鼎山巅之势。

随之而来的,在李延乐看来,是投标部后来人越来越多、工作却越来越忙了,因为需要准备的标书越来越多,

需要审核的资料越来越细,单独投标而不用其他铺垫的比重越来越大了,“最多时,这类的投标工作占到整个公司业务工作量的三分之一,

投标部也从纯粹的后勤变成了重要的业务部门”。

不仅如此,张利芳和贾晓迪等一线人员,也能从日常点滴中察觉到很多变化。

比如,有时候跟甲方联络,经常会碰到老客户,电话里都非常客气,“还用着你们的产品呢!”又比如,有时候电话咨询代理机构,

原本牛气哄哄的接线员,一听是宏博,态度立马缓和下来;再比如,不少同行经常会莫名发来信息,某某项目又是你们中标了,

语气中满是羡慕嫉妒恨……

腰杆是挺直了,投标部的担子却更重了。

因为,站在公司的角度通盘考虑,投标部的工作不仅是中标,而是要在确保公司合理盈利的同时,还要提前规避掉许多潜在的风险。

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善于学习和总结,在掌握更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,通过招标文件和各方资料,精准发现招标方的真实需求和目的;

也要求他们心细如发,能静得下心、沉得住气,敏锐察觉投标文件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,如此才有可能与时俱进,不被时代所淘汰。

在胡智鹏看来,之所以有很多客户选择宏博,很大原因是宏博能够满足甚至超过客户的要求,“投标部的工作,就是通过设备也好、

工艺也好、资质也好、业绩也好,来证明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是所有参与投标的厂家里可能做得最好的,然后再把这些在标书上高质量体现出来。”

想得到:面临挑战和机遇,但宏博明天会更好

投标部年会照.jpg

2024年宏博年会投标部合影

宏博适逢二十年华诞,投标部也在风雨兼程中走过了十年。

如今市场环境变了,宏博的竞争对手更多换成了上市公司,目标客户的层次也更加高端和多样化,

投标部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公司的发展,绝不能骄傲自满、固步自封。

作为投标部老员工,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张利芳敏锐感觉到,宏博实力越来越强,他们却总感觉不能完全展现在标书上,

“未来只有和其他部门通力配合,协同作战才有可能打赢胜仗”。

李延乐则认为,宏博的产品过硬、售后也过硬,之前没中标觉得只是专家没给机会展示,现在则感觉是没有“穷尽”自己的努力,

“完美不仅是说(投标)文件做的美,而是要我们的产品、我们的服务,还有我们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,都做成非常标准化和高精尖的东西”。

“其实投标也是要做到极致的,一做到极致才有可能、才有希望!”

在胡智鹏看来,投标岗位做到合格很简单,要做到卓越则须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分析力,首先招标文件下来后怎么完整理解甲方的意图,

并能找到需要配合的部门,一同更好地呈现在标书上。

同时,招投标过程中有很多细致的描述,也需要及时与产品或研发或交付部门对接,提醒或督促他们作出改进和提升,

从而反向提升公司的运营水平,“这个我觉得是做到卓越必然的路径”。

在不懂行的人看来,投标部一点也不起眼。

实际上,它上达高层、下接客户,中间又连接各个部门,地位突出、作用关键,说掌握公司生死命脉可能有点过,但发展状况如何,

他们肯定最有发言权。

谈及宏博的未来,几个人都认为:可能机遇和挑战共存,但宏博一定会越来越好,这点他们坚信不疑,“我们几个当中,

最少也在宏博待了十年,至今还坐在这里,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!”


Baidu
map